3月13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一個多小時的記者會,信息量很大。
談新一屆政府的施政目標和工作重點:把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施工圖新一屆政府的工作,就是要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貫徹好、落實好,把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施工圖,與全國人民一道,一步一個腳印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談政府工作:要貼近老百姓實際感受,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為
我們任何時候都必須始終牢記人民政府前面的“人民”這兩個字,扎扎實實辦好每一件民生實事??陀^地講,絕大部分老百姓不會天天盯著看GDP增長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業、收入、教育、就醫、生態環境等身邊具體事。政府工作就是要貼近老百姓的實際感受去謀劃、推進,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為。
談改革開放:還是要“吃改革飯、走開放路”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我們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中,還是要“吃改革飯、走開放路”。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在深化改革開放中不斷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談中國經濟前景:長風破浪,未來可期
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突破120萬億元,基數很高,加上今年的新挑戰不少,要實現5%左右的增長,并不輕松,需要倍加努力。
今年我們的困難也不會少,但是,大家想一想,哪個時候、哪一年沒有困難呢?我們從來都是在克服困難中不斷實現新發展的。
對中國經濟的前景,我想用八個字來概括,就是“長風破浪,未來可期”。對此,我充滿信心。
談港澳發展:香港、澳門的地位和作用只會加強,不會削弱
中央政府將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全力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力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全力支持香港、澳門提高國際競爭力。有祖國作堅強后盾、有“一國兩制”的制度保障,香港、澳門的地位和作用只會加強,不會削弱。香港、澳門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談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會越來越好,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
“兩個毫不動搖”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是長久之策,過去沒有變,以后更不會變。去年有段時間,社會上有一些不正確的議論,使一些民營企業家內心感到憂慮。其實在發展民營經濟這個問題上,黨中央的方針政策一直是非常明確的。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作了強調。對此,我們是旗幟鮮明、堅定不移的。
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會越來越好,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
談人口問題:“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形成
人口紅利既要看總量,更要看質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我國有近9億勞動力,每年新增勞動力都超過1500萬,人力資源豐富仍然是中國的突出優勢。更重要的是,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過2.4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4年??梢哉f,我們的“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依舊強勁。
談兩岸關系:讓更多臺胞臺企愿意來、融得進,有好的發展
兩岸同胞是一家人,血濃于水,打斷骨頭連著筋。我們將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繼續推動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要讓更多臺胞、臺企來大陸,不僅愿意來,而且能融得進,有好的發展。
當前,早日實現兩岸同胞正常往來,恢復各領域常態合作,是大家的共同期望,需要共同努力。
談糧食安全:確保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我國糧食產量連續8年超過1.3萬億斤,總體上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我們將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不斷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我這里特別想跟農民朋友們說句話,政府所有支持糧食生產的政策只增不減,鼓勵大家多種糧,確保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談對外開放:中國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環境會越來越好、服務會越來越優
對外開放是我們的基本國策,無論外部形勢怎么變,我們都將堅定不移向前推進。
開放的中國大市場是各國企業發展的大機遇。
今年,我們還將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國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環境會越來越好、服務會越來越優。開放的中國歡迎大家來投資興業。
談中美關系:中美合作大有可為,圍堵、打壓對誰都沒有好處
這幾年在美國國內有些人在炒作兩國“脫鉤”的論調,有時還很熱,但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從這種炒作中受益。
中美兩國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都從對方的發展中受益。
中美可以合作、也應該合作。中美合作大有可為。圍堵、打壓對誰都沒有好處。
談工作作風: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
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高手在民間。我們要推動各級干部多到一線去,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向人民群眾學習,真正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長期在大機關工作的年輕同志,要深入基層、心入基層,更多地接地氣。
談審批管理:不能光踩剎車、不踩油門;不能盡設路障、不設路標
各級政府部門和公務人員,都要有服務意識、發展意識,特別是在履行審批、管理職能時,不能光踩剎車、不踩油門;不能盡設路障、不設路標;凡事要多作“應不應該辦”的價值判斷,不能簡單地只作“可不可以辦”的技術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