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晴高速公路建設以來,六枝特大橋在建設過程中,綜合運用數字化技術,實現多種系統數據共享,讓整個施工過程更加安全、精準、高效。
六枝特大橋橋墩
六枝特大橋位于六枝特區中寨鄉境內,是納晴高速項目的關鍵控制性工程,全長2023.5米。六枝特大橋主跨徑、橋長在目前同類型橋梁中排名世界第一,墩高并列剛構橋墩高世界第一,主橋采用的五跨連續(三主跨)預應力混凝土空腹式連續剛構梁結構形式為國內外首次。
復雜的地形地質、深谷、多霧大風等因素成為了制約六枝特大橋建設的“攔路虎”。貴州納晴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從動工伊始,在各個環節投入創新技術,實現工程的數字化智能化,為項目的有序推進保駕護航。
六枝特大橋橋墩施工現場
納晴高速第十合同段項目經理石宏偉說:“在我們身后的八號墩,當時設計是53米,但因為在建設中挖到地下有煤層,最后挖到了62米,相當于20層樓的高度,后期我們還要不斷地對地下進行數據采集,來保證樁基成橋以及成橋后的監測。在監測強風方面,我們是在燈的塔頂上安裝了測風儀,隨時跟手機和后臺有聯系,了解每天的施工動態和風力的情況。”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橋梁施工精度直接影響著橋梁建造質量、橋梁受力及建成后橋梁的美觀,現今在橋梁工程領域精度要求較高,對剛結構橋梁精度基本是毫米級。
技術人員正在操作設備
橋墩施工現場,技術人員正在利用北斗衛星導航檢測數據。因為山谷中時常出現的大霧天氣,平常采用的全站儀無法使用,這套基于北斗精準定位的施工精度控制系統就成了特大橋精準建設的關鍵。
納晴高速第十合同段項目經理石宏偉說:“如果天氣有大霧的話,我們全站儀看不到后視,但是用北斗來定位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北斗定位它的精度能控制到水平距離達到5毫米,高層距離能達到20毫米,這就滿足了現場的施工設計要求?!?/p>
基于此技術的液壓爬模模板調整、掛籃施工模板調整工藝及扣塔偏位檢測,從而在建設過程中不受大霧天氣等因素影響,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施工質量。
技術人員現在操作設備
六枝特大橋施工過程中,采用了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控制系統、液壓爬模模板放樣系統、扣索索力監控系統、橋梁線形控制系統等多種技術。各種系統并非各自為戰,精度、風力、溫度、壓力……各種監測數據最終匯集到項目管理云平臺,實現施工安全及質量的全過程可控。
據介紹,以前對橋梁的監控,先是安排人員進行數據測量,再進行數據分析,之后還要進行數據對比,找到問題后還要分析問題,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整個流程下來,需要花很長的時間。
技術人員正在查看數據
納晴高速第十合同段項目常務總工周國云說:“現在采用數字化的應用技術,數據采集、數據分析、數據對比都是系統進行完成,進行實時相對監測和實時報警,對我們來說效率提升了很多?!?/p>
六枝特大橋一項項數字化技術的使用,為復雜條件下橋梁施工貢獻“貴州路橋經驗”,對空腹式剛構梁橋的推廣具有積極作用。